新貿易時代—中國大陸跨境電商進口流程與架構
文:呂建毅、前進新大陸/圖:前進新大陸、fauxels on Pexels。歡迎關注前進新大陸粉絲專頁。本文取自《新貿易時代:從兩岸跨境電商到全球市場》精彩章節內容。
中國大陸的跨境電商交易,對於進出境的貨物及物品通關、物流的管理,都必須依據法規受到監管,參與的主體包含政府機關、各服務商及平台業者,通常會有以下的分類。
1.跨境電商經營業者:
一般為境外企業、貨權擁有者,境內需有一家註册公司做為委託代理人。
2.跨境電商平台:
是境內的註册企業,需向海關實時傳輸交易電子數據,對交易真實性負責。
3.境內服務商:
在境內辦理工商登記的企業,具有相當資質,接受跨境電商企業委託,為其提供技術開發,須受海關、市場監管部門等監督。如第三方支付業者、境內的物流業者、境內保稅倉儲業者、境外物流業者、報關業者等。
4.消費者:
跨境進口電商境內消費者。
5.監管方:
海關商檢、各試點城市政府、通關管理平台等。
跨境電商流程概述
從商品備案到交易環節的所有信息,都會由跨境電商平台以電子傳輸方式經由海關總署版的跨境電商公共平台申報,並上傳到海關進行審核及管理。
流程說明:
1.商品備案:
當商家在跨境電商平台上架販售商品之前,需要先向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台進行商品備案,備案的內容包括商品名稱、成分、用途、外觀以及規格。
2.商品備案號建立:
商品備案經海關審核通過後,會建立一個商品備案號,表示海關已經認可此商品的備案內容,並經由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台建立此商品備案號,此時商家才可將此產品上架銷售。值得注意的是商品備案號是唯一的號碼,不會有重複;若是商家將同樣包裝、同樣品牌的商品放在不同的電商平台銷售,每個平台申請的商品備案號都不會一樣,因為商品備案號是針對所申請的電商平台給的唯一號碼。
3.商品上架販售:
收到商品備案號後,電商平台才可將此產品在自己的電商交易平台進行販售,消費者才可在電商平台採買此商品並於線上進行付款後,完成交易。
4.傳送交易相關資訊:
(1) 由電商平台將電子訂單的訊息,包含商品備案號、商品名稱、購買人等;
(2) 第三方支付業者傳送支付單信息,包括付款人資料、金額、付款銀行等;
(3) 中國境內的物流業者將物流單信息,包括物單號、收件人姓名、地址、聯絡電話等。
各主體傳送相關單據給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台,由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台對付款人的身分證號碼及中文姓名進行驗證,這也是所謂的「三單一證」的監管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