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電商-大陸電商的主要戰場

 

大陸電商平臺類型多樣,其中中心電商(大陸常歸類為綜合型電商)出現最早、也是目前技術和商業運營模式最為成熟的電商型態。在野蠻生長、電商競爭尚未進入紅海廝殺的年代,網路賣家可輕易創造了大量的財富、幫助許多大陸農村,創造就業機會;而今,中心電商競爭激烈,電商行業的發展,改變了大陸零售消費市場的樣貌。

想知道更多大陸電商發展趨勢,歡迎訂閱〈前進新大陸〉YouTube頻道 ;成為〈前進新大陸〉FB粉絲

圖:Olivier Bergeron on pexels

阿里巴巴、京東是龐大的中心電商

中心電商平臺是一種很形象、很具象的稱謂,在供應商和消費端買賣過程中,中心電商扮演第三方架構的電商交易平臺的角色;但於此同時,它是處於中心、中央的位置,大量的賣家和買家都成了交易系統平臺的外圍,是權力高度集中的上市系統、商業系統,像似中央政府(電商平臺)和各地方政府(賣家、買家)的關係,此類大陸電商的運營的代表,有名者為阿里巴巴的淘寶、天貓和京東等。

淘寶自2003年推出後,中心電商就成為大陸電商型態的主流,中心電商主要打造買賣雙方的交易平臺,聚集大量的商家與消費者,由平臺提供方便、安全的交易空間,同時平臺方制定交易規則、掌握流量分配的大權、對商家有獎懲的管控、有規範與強制力。當商家與消費者如果有違規或者交易糾紛的情況,也會由平臺方進行調解和判罰,在中心電商的系統中,平臺方具有很強大權力。

中心電商是發展於PC有線互聯網的時代,是最早的一種類型電商,發展年代遠早於社交電商、內容電商和跨境電商。中心電商主要任務就是打造交易、降低買賣雙方的交易難度的平臺,如同阿里巴巴的口號,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在平臺上開店的技術難度,遠低於獨立運作一個電商網站或是運營一個電商平臺。

中心電商發展的指標,可以從阿里巴巴所打造的天貓雙11購物節來看,阿里巴巴旗下天貓、淘寶兩大網路購物平臺的天貓雙11在2018年和2019年銷售額分別是人民幣2135億元和2684億元。

中心電商以前可以說是遍地黃金,在2003年淘寶上線到2012年這9年時間之內,大量線下民眾開始上網網購,每年用戶大量新增至少8000萬,相當於每年增加一個德國人口,源源不絕的新流量,為平臺商家帶來大量的收入,加上競爭者較少,可以說賺錢是相對容易的;而今,如以往容易賺錢的年代,則是一去不復返了。

中心電商的三大特色

中心電商具有以下三個明顯的特色,影響著平臺上的商家與消費者行為,所謂成也中心電商、難也中心電商,在市場競爭激烈下,中心電商的發展走至流量發展瓶頸的現在,並得以促進內容電商、社交電商的興起與發展。

第一,平臺方是流量的所有者和分配者

中心電商搭建了網路交易市場,市場裡最重要的資源就是客流,電商裡則稱為流量。然而,在這種電商底下流量是屬於平臺的,還是商家的?有些商家認消費者只要在我的店鋪買過東西,消費者就屬於店鋪的流量,但事實不是如此。因為很多經常在淘寶消費的人,幾乎很少會記住在哪家店鋪購物過,但是會記得是在淘寶上購物。而且平臺對於店鋪握有「關店」的權力,有可能店鋪累積很久的流量、評價一夕消失,所以實際上流量是歸平臺所有。

平臺在重大活動如天貓雙11、淘寶雙12等,握有各種活動的流量分配權,平臺可以決定把流量分配給誰、也可以改寫演算法重訂流量的規則,所以平臺握有流量的所有權及分配權。

第二,消費者的購物流程以「搜索」開始

在中心電商中,商品的陳列是「貨架式」的,如同逛大賣場一樣。在這之中,消費者購買的習慣分為兩種,一種是「逛」,逛逛看有沒有喜歡的商品;一種是「找」,已經很明確知道自己要買什麼,直接找出來買。但不論是逛還是找,「搜索」都佔據著很重要的位置。都會通過搜索來逛或找自己喜歡的商品,進而購買,因此商品能不能被「找到」就很重要。

第三,商家使用一系列優化及工具來獲得站內流量

在中心電商,商家多是以爭奪站內流量為主,以淘寶為例,商家會使用直通車、鑽展、聚划算、淘寶客、領券滿減等工具,來獲取流量。商家圍繞著平臺各種工具來做活動、做行銷,並且依照平臺的演算法規則來優化自己的店舖,獲取平臺的自然流量。

以上是中心電商的三個特色,儘管流量掌握在平臺手上,在早期競爭不激烈的情況下仍然能很容易地賺到錢,然發展至今,阿里系平臺淘寶和天貓下商家數量總共有1000萬左右,競爭相當激烈!過去拍照上傳就能成交的日子早已終結,取而代之的是專業化的經營:拍照要專業、文案要專業、產品要專業,並且隨著商家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在平臺內獲得流量也越來越困難。

 

購買鏈接:全球跨境電商發展趨勢與應用,博客來熱賣出刊《破局打法—用大陸電商思維找尋增長》

衍生閱讀:中國跨境電商綜合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