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到大陸就學該做什麼準備

西進大陸選校選系三指標大公開

文:李依庭/圖:前進新大陸。歡迎關注前進新大陸粉絲專頁

中國大陸的就學環境是一個無形的戰場,臺灣學子前進大陸高校將面對來自各省的菁英狀元。充足的準備,是跨海求學的第一步;明確的規劃與目標,才能真正扎穩腳步,有所斬獲。

中國大陸相繼放寬臺灣高中生赴陸就讀大學的門檻,先是早期的「頂標」,再而「前標」,以及二○一八年學測總成績須達「均標」以上,到二○一九年學測國、英、數三科「任一科達到均標」,即可用學測免試入學的管道向大陸高校申請就讀,經面試後擇優錄取。

逐漸降低的門檻,使得臺灣高中生申請赴陸就學人數逐年增加,根據教育部及陸委會統計,臺生赴陸就讀大專院校(含碩、博士)人數,從二○一三年僅一○六七位應屆高中畢業生,二○一七年已經成長到二五六七人中有一五九五位應屆高中畢業生;《臺生赴境外(包括中國大陸)就學人數年度統計表》顯示,除了二○一七年赴澳留遊學人數超越赴陸人數,中國大陸一直是除了美國之外,最多臺灣學子的選擇,至今大陸在校臺生人數已超過一萬兩千位。

大陸頂尖大學排行榜

在學測與指考前後期間,對於未來就學的問題與校系選擇的相關討論,都會在網路上掀起一股熱潮,環境與條件較佳的學生和家長,更將眼光投射到歐美國家以及中國大陸的知名大學。

目前世界大學《QS》會透過衡量全球學者意見做學術互評、衡量教學素質計算師生比、衡量研究實力統計教職員引文量、企業雇主對院校畢業生之評價與意見、國際生比例以衡量學生的多元化程度、國際教職員比例衡量教師的多元化程度等指標來進行全球大學排行評量。

近幾年,大陸大學在各種世界大學排名以清華、北大為首,不停往前「大躍進」。二○一九年六月《QS》已率先發布了二○二○年世界大學排行榜,中國高校整體排名呈現上升走勢,清華上升一位至排行十六,以及北大上升八位至排行二十二;而躍升幅度較大的則還有,浙江大學上升十四位至第五十四,是幅度最大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升九位至第八十九。

對比《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THE)與《QS》,雖然採用的計分標準不同,但大陸的清華、北大、中國科學技術、上海交通、復旦、浙江、南京等七所大學,以及臺灣的臺大,皆位列全球前兩百大,排名一百二十。

到大陸就學該做什麼準備

三大指標 臺灣學子聰明選校

中國大陸有二千六百多所的大專院校,自二○一九年起,共有三百三十六所大學、十二所預科學校、十八所藝術專業學校,開放臺灣學生免試入學申請,約占前13.4%,排名相當靠前,更包含目前臺灣教育部承認的大學一百五十五所。這一百五十五所大學主要以九八五、二一一工程高校為主。九八五高校共有三十九所,屬於大陸最頂尖的高校,是成績位於前百分之一或百分之二的大陸高考生,才能擠身的黃金榜單;二一一高校共有一一六所,包含了三十九所的九八五高校,成績位於前百分之五的大陸高考生,才有機會進入的行列。

臺灣學子透過學測免試入學就能擠身九八五、二一一頂尖高校,也因其為台灣教育部目前所承認的一百五十五所主要高校,不用擔心回臺灣公部門考試會有學歷認證的問題,除非就讀醫事相關科系則需要特別注意。但即便是排名靠前的優秀學校,依照辦學特色、學科排名依然有其優劣之處,因此在選擇校系時,亦可運用三大指標進行綜合性的評比。

【指標一】「雙一流」計畫新指標。
「雙一流」建設計畫強調專業學科的發展,分為一流大學與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兩個層次,入選名單採滾動淘汰制,並非固定名次,以每五年為一個建設週期,是中國大陸高等教育政策,繼九八五工程、二一一工程後的全新計畫。

此計畫將原九八五高校全面列入「雙一流」建設,並將部分二一一高校列入「一流學科」建設中,幫助學生從九八五與二一一中,篩選出符合專業與未來適性的「雙一流名校」。

【指標二】第四輪學科評估。
二○○二年首次開展,截至二○一七年完成了四輪,詳細地將學科專業分為七大類:人文社科類、理學、公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再細分類目中的專業學科,評估結果將前70%的學科分A+至A-,B+至B-,C+至 C-,九個檔次。。

就讀華中科技大學的駱沅均學長提醒,有些學校的綜合排名雖不出色,但專業排行卻是榜上有名。華中科技大學在二○一九年QS大學綜合排名中,位列中國大陸全國第十四名,但他所就讀的機械製造設計及自動化專業卻位列全國第二,僅次於上海交通大學;對照第四輪學科評估表,華中科技大學的機械工程學科評估結果為A+,與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並列。因此選擇志願時除了興趣導向,也須將「校」、「系」獨立評估,找出各校的優勢學科與專業資源。

【指標三】專業學位水平評估。
因發表時間與第四輪學科評估相近,容易造成混淆,但此指標更重視人才培養及未來職業性的發展關係,可做為未來職涯發展的評估參考之一。

它於法律、教育、臨床醫學(不含中醫)、口腔醫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會計、藝術(音樂)八個專業學位類別開展,將每個專業學位類別前75%的參評單位分A+至A-,B+至B-,C+至 C-,九個檔次。

就讀東南大學經濟系的王芷薇分享,東南大學以工科見長,建築學院相當著名,有建築老八校之一的稱號,有些人擔心東南大學的知名度不夠響亮,若選擇非建築的專業會影響就業前景,但東大不僅是九八五與二一一高校,在江蘇與上海一帶堪稱企業愛用之一,檢視專業學位水平評估可發現,東大位列工商管理類A-的名單中,實力絕對無庸置疑。

在校系選擇眾多的情況下,可自製選校(系)表格,進行最後階段綜合評比,清楚定義學校所在地區、是否為台灣教育部承認學歷之大學、是否為九八五、二一一或雙一流,配合自身學測成績與未來發展適性,進行備註讓選校時能一目了然。

釐清赴陸就學三盲點

臺生西進大陸念書雖然蔚為風潮,但中途返家的卻也不在少數,任職於識途教育機構並多年輔導臺灣學生申請大陸高校的吳宗翰老師認為,部分臺灣學生無法順利完成學業有三個盲點。

其一,課業的挑戰,由於兩岸課程教材使用的差異,銜接大學共同科目時,會立即產生巨大的落差。以大一、大二共同科目《高等數學》微積分為例,大陸授課內容比臺灣深入許多,也因大陸的數學屬於蘇聯體系,臺灣的數學屬英美體系,符號表述方式不一樣而產生了學習上的障礙。

臺生跟不上課程進度的結果,就是成績單往往不夠漂亮,對將來想申請研究所與外國大學的同學來說充滿困難,雖然大陸資源豐富,能夠透過實習參與、競賽專題,彌補成績的漏洞,但這樣的升學挑戰,臺生準備好了嗎?在充斥著各省菁英的環境下,學習充滿壓力,許多臺生認為自己非常努力,但成績往往只有六、七十分甚至被當,因此只念一、兩年就休學回臺的不下少數。

其二,學習心態的調整,大多數臺灣學生認為,高三時每天為了成績斤斤計較的日子過去了,便直接沉浸在迎新的歡樂氣氛當中,但對大陸的學生來說,每一天都是衝刺期,學習的企圖心強、同儕的競爭激烈,為了分數勾心鬥角的事也曾有耳聞,陸生對於成績的在乎程度並非臺生所想地簡單,也是臺生登陸後最感到衝擊的一件事。

其三,明確的生涯規劃,這是臺生赴陸就學後,容易產生不適應最主要的原因。陸生之所以對學業表現相當執著,在於多數人對生涯規劃的路徑已經非常清晰,並於大學入學起就卯足全力向目標衝刺,拿得出漂亮成績,才能為將來推甄研究所、爭取實習機會、出國留學、畢業求職等計畫鋪路。

而問及臺生畢業後想做什麼,多數人沒有具體的想法,或對想法採取立即的行動,多數人到了大二、大三才下定決心必須考個研究所;但對大陸的學生來說,求學的規劃是大一就決定好的,對分數與學業表現的掌握、必須參加什麼樣的活動與競賽,都是經過思考的。

目標是求學路上的永久動力

準備赴陸求學的同學,首先要思考自己的未來規劃在哪裡?設定明確的努力目標。假若成績很好可以選擇清華、北大,在恭喜自己的同時,別忘了這不是人生的終點,而是一個機會,你想在這裡獲得什麼?並走向哪裡?

目前中國大陸對於臺灣人的就業與創業都有許多優惠的鼓勵政策,若考慮留在大陸就業,那就必須「接地氣」;來到四川大學,就比較容易留在四川落地生根;來到了南京大學,就容易留在江浙一帶就業發展。

這不單單是赴陸就學才要面臨的課題,亦是將來想出國留學的同學必須秉持的態度。在缺少規劃與目標的前提下,許多的猶豫只會讓自己赫然發現,眼前全新的環境與自己的想像差異甚大,最終還是回到了出發的原點。

西進中國大陸求學│北京電影學院 part 2.

3.入學前的準備

就學動機

除了前面提到,在升大三的暑假的營隊中,留下了對大陸的美好回憶,也結交了許多朋友,大四那年的暑假,又去了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節目組實習,見證了兩個禮拜出一次節目到高效率,宛如卓别林電影裡的服裝間,超大的攝影棚,一週內置景完成的效率,這些都讓我見證到所謂大國的體量、運作影視媒體的資源,讓我意識到這裡的市場會比在台灣能做到更多事。

緊接著在畢業後我選擇繼續升學,開始找合適的電影研究所。考量環境、語言、經濟條件之後,我選擇在亞太地區就學,那在中港澳之中,如果要能順利投入大陸市場,北京電影學院是首選,再來,許多中國電影人都是北電畢業的,在這裡認識的老師、同學,對于未來的就業有更多的機會與幫助。

港澳台學生可以經由「香港澳門台灣學生聯合招生網」進行申請報名。以研究生的來舉例,每年11月15日左右在港澳台聯招網的網頁上可以看到具體的聯合招生報名連結,點進去報名後,再選擇北京電影學院,就可依據上面的各項要求完成報名。

確認完成報名後,每週關注北京電影學院研究生院官方網站最新消息與招生消息的動態,報名簡章一出來後詳細閱讀,了解除了完成港澳台聯招之外還需做的報名手續。以2018年的招生來說,就必須在2018年1月4日親自到北京電影學院完成現場報名。在這年之前有郵寄報名的選項,但2018年取消了,2019年之後很可能也都只剩下現場親自報名的方式。

一月份完成報名後,四月份考初試,初試是紙筆測驗,共考三個科目,分別是英語、專業一、專業二。

考試科目

(1)英語:

英語的難度相當於台灣指考的難度,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我的學測十五級分,比指考難一點,滿分一百分,印象中我考了六十幾分,所以如果有指考九十分程度的同學只要保持好就不用擔心,沒考過指考的同學,還需要多多準備與複習,可以上網搜尋「北京電影學院英語二考研真題」就可以買到近十年的大陸考生考研究生的題目。

英語的準備無他,多做考古題,單字量衝到七千、一萬,就能考高分,但能拿到六十分以上,基本上都能進複試。

(2)專業一:

專業一已經許多年都是針對這五本書出題,《藝術概論》、《什麼是藝術》、《電影史:理論與實踐》、《認識電影》、《中國文化讀本》,無論是中國大陸考生或是港澳台考生都是如此。

以下有2017和2018考試的題目,可以給2019與之後的考生參考:

————————————————————————–

2018專業一考研題如下:

一,名詞解釋(每題8分,共40分)

1.福樓拜

2.布萊希特

3.義大利新寫實

4.左翼電影運動

5.文藝復興

二,簡答題(每題15分,共30分)

1.謝晉電影

2.電影敘事,敘事理論

三,申論題(每題40分個,共80分)

1.藝術評論的功能與目的,舉例敘述

2.分析藝術哲學,美學與藝術理論的區分與彼此的關係

考試時間3小時,共9題,滿分150分

——————————————————————————–

2017 北京電影學院 藝術與電影基礎理論(專業學位) (2702)考研真題(港澳臺)

考試時間3小時,14:30~17:30,可以提早半小時在17:00 交卷,滿分150分

一、名詞解釋(每題7分,共35分)

1.崇高

2.瘦金體

3.天人合一…